维护公平竞争 优化营商环境(知识产权报)

打击侵权假冒,知识产权保护持续发力——

“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业创新,打击侵权假冒事关人民群众健康安全。近年来,各地区各有关部门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,坚决打击侵权假冒违法犯罪行为,有力维护了市场公平竞争和群众利益,但仍有大量工作要做。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、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日前召开的2022年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作出重要批示,强调要坚持法规建设与打击惩治并举,深入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,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。

国务委员、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勇在会上强调,要进一步健全跨部门跨领域跨区域和线上线下协同联动监管机制,强化监管协作和联合执法,加强质量技术和知识产权公共服务,有力支持市场主体公平竞争创新发展,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和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
过去一年多来,国家知识产权局稳步推进对党中央、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,会同有关部门形成协作共治的良好格局,采取一系列有力举措,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,持续高压打击侵权假冒,取得明显成效。

夯实法治基础,有序推进制度体系建设。国家知识产权局坚持法规建设,继续推进专利法实施细则、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的修订工作,积极参与反垄断法、电子商务法、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等的修订工作。加强跨部门协作机制,会同有关部门强化行政执法、刑事执法和司法办案的协同配合。2021年,全国知识产权系统会同司法行政机关共计受理调解案件6.48万件。健全跨区域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机制,鼓励指导各地加强跨区域知识产权工作协同。如北京、天津、江苏、山东、四川等十二省市间建立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协作机制已在稳定运转,2021年十二省市间知识产权案件线索移交量约占全国总量的七成。稳步推进知识产权信用体系建设,开展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工作试点。

加大行政保护力度,扎实开展重点难点治理。国家知识产权局连年印发全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方案,注重增强法规指导性,出台《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行政裁决办法》《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办法》,不断提升工作保障能力,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检验鉴定技术支撑工作体系。2021年,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共受理专利侵权行政裁决案件4.98万件,同比增长17.4%。加大对非正常专利申请和商标恶意抢注行为的打击力度,2021年累计向地方通报4批次81.5万件非正常专利申请,向地方转交涉嫌重大不良影响及商标恶意注册案件线索1062条。聚焦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、海关进出口等重点领域和多发区域,加强侵权假冒监督检查和保护力度。

深化国际交流合作,积极营造良好国际环境。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新领域、新业态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,推动海牙协定在我国正式落地实施。有序落实中美、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知识产权相关内容,紧密配合商务部推动与亚太经合组织、金砖国家等就打击侵权假冒开展合作。推动中欧、中法地理标志协定下一阶段落实。同时,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机制建设,为企业“走出去”提供高效专业信息服务。

扎实深入做好打击侵权假冒各项工作,切实维护公平公正市场秩序和消费者合法权益,事关经济与民生,也关乎社会意识培养和国际形象展示。中国欧盟商会发布的《商业信心调查2021》显示,半数以上受访企业认为中国知识产权执法力度“足够好”“非常好”,这在历次调查中尚属首次。知识产权保护没有最好只有更好,支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,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。

冀ICP备2021022029号-2
客服
客服